简介
安装好 Arduino IDE 后,我们接下来使用 IDE 自带的 Blink 例子测试 IDE 与 Arduino 板的通信是否正常。
Blink 是 IDE 自带的源代码示例之一,源代码通过 IDE 的编译并上传到 Arduino 板后,会控制板载的 LED 灯闪烁,一秒亮一秒熄灭。
物料
- Arduino Uno
- USB 数据线
步骤
在电脑不和Arduino 板连线的情况下,打开 Arduino IDE, 选择Tools (工具 ) → Port(端口) 。
此时只有一个串口 /dev/cu.Bluetooth-Incoming-Port 。

然后用USB 数据线把 Arduino 板和电脑连起来,再次打开 Arduino IDE, 选择Tools (工具 ) → Port(端口) 。将会看到新增了其他端口,这也就是电脑和Arduino 板的通信端口。在本人的电脑上,与Arduino 的通信端口是 /dev/cu.wchusberial1410 ,在你的电脑上可能是其他端口号。

打开 File(文件)→Examples(例子)→01.Basics→Blink

打开后 IDE 就会出现如下代码:

代码解析
1 | /* |
注释
代码使用 “/* …… /” 和 “ // ” 两种符号进行注释。所谓的注释是书写给人阅读,以便他人或自己日后能清楚代码是干什么的。IDE 不会对注释的内容进行任何处理。其实 “/……*/” 是块注释,能跨行注释内容;“ // ” 是单行注释,只能注释一行的内容。
函数
Arduino 的程序结构主要由 setup() 和 loop() 两个函数构成。那么,什么是函数呢?
函数是一种最基本的任务模块,它由一组可以一起执行一个任务的语句组成。
1 | 返回类型 函数名(参数1,参数2,参数3,...){ |
返回类型 —- 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的数值类型,类型有 整形,浮点型,字符串等。若返回类型为void,函数不需要返回值;
函数名 — 函数的名字,通过函数名可以调用函数;
参数 — 调用函数时,传递给函数的值;
返回值 — 函数执行完毕后,把结果返回给调用者。如果没有结果需要返回,可以忽略;
以上是函数的语法,在此实验中,只需要了解即可,不需要深究。
setup() 函数
源代码通过 IDE 编译并上传到板后重设板子或者开机通电后会执行一次 setup() 函数,通过它可以初始化程序的引脚、变量等。
1 | void setup() { |
pinMode(LED_BUILTIN, OUTPUT);
把 LED_BUILTIN 引脚定义为输出模式,在 UNO,MEGA 和 ZERO 板中,LED_BUILTIN 引脚为 13 。
loop() 函数
Arduino 板上电后,setup() 函数运行结束,初始化完毕。就会进入 loop() 函数。
loop() 函数顾名思义是循环,它会无限次循环执行其函数体里面的语句。
编译,上传

效果如下:

Comments